如果孩子聽完《伊索寓言》中龜兔賽跑的故事,提出:「烏龜為什麼會贏?」爸爸媽媽會怎麼回答?讓我們重溫一下比賽過程。
「兔子大幅領先烏龜一大段距離後,開始感覺無聊,於是心生捉弄的念頭,兔子刻意停下來等烏龜,等到烏龜快要接近他,故意嘲笑烏龜跑太慢後,即刻快跑了起來,再次跟烏龜拉開很長的距離。這次兔子等了很久很久,還等不到烏龜的蹤影,過於鬆懈的兔子等著等著睡著了,醒來時,烏龜已經抵達終點,贏得比賽。」
孩子在故事中能夠看到,烏龜會贏,除了本身努力不懈,兔子驕傲的態度,也為比賽增添變數。「贏」固然是最後目標,但過程中仍有其他意義,就像:「賽前,烏龜自知輸的機率很高,還願意接受兔子的挑戰,如果是你呢?」家長能藉此問題,跟孩子交流彼此的想法。
同樣是龜兔賽跑故事,繪本《沒關係,我幫你》提供另一種思考。
「比賽槍聲響起,跌破大家眼鏡的,竟然是烏龜一馬當先,原來他穿了溜冰鞋,比賽過程陸續發現更快的工具,從機車、汽車換到火箭,烏龜覺得自己勝券在握了。兔子在幹嘛?他很努力地跑,但一路上碰到風箏卡在樹上的驢子、冰淇淋掉落地上的企鵝、找不到媽媽的無尾熊,兔子毫不遲疑地伸出援手。烏龜搭乘火箭即將飛抵終點,火箭無預警失火,就在烏龜即將隨火箭墜落時,兔子快步向前,成功接住烏龜。故事的結局,烏龜與兔子一起跑向終點,這場比賽只有贏家沒有輸家,因為龜兔贏得了彼此的友誼。」
當父母鼓勵孩子追求榮譽時,也可以引導他們思考兔子的觀點:「相比於勝負,能先幫助他人是更有價值的事。」陪伴孩子感受努力過程所帶來的各種意義。